由鞍钢集团和中国金属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洁净钢生产技术国际研讨会8月24日在沈阳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德国、荷兰、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9个国家的近300名著名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汇聚一起,探讨洁净钢生产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洁净钢的实践经验,共同促进洁净钢生产的不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殷瑞钰,鞍钢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副总经理唐复平等出席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应邀出席会议。鞍钢集团、宝钢、武钢、首钢、本钢、马钢、河北钢铁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安钢、新余钢铁公司等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和科技人员,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的专家和教授参加会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对钢铁材料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洁净钢生产技术是大幅度提高钢材强度、韧性和使用寿命的基础,是实现钢材产品具备更好的深冲性、拉拔性、冷变形性以及更好的抗疲劳、抗氢致裂纹和应力腐蚀裂纹等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研发和生产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高品质洁净钢已经成为当今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多年来,世界主要产钢国家对洁净钢生产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进一步推进了洁净钢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近年来,中国钢铁企业也加大了洁净钢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设备特点的洁净钢生产工艺和技术,生产的钢材品种越来越多,产量越来越大。
张晓刚用英语致辞,对国内外冶金行业的专家和学者不辞辛苦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简要介绍了鞍钢近年来在洁净钢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他说,多年来,鞍钢一直在进行洁净钢生产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以全面提高主导品种钢的洁净度为目标,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以典型生产试验研究带动规模生产为模式,不断提升鞍钢主导产品钢的洁净度水平。依靠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构建起了较完整的洁净钢生产体系,研发和生产的钢种也从IF钢、管线钢、硅钢等品种逐步扩展到帘线钢、轴承钢等高洁净度钢种,同时,洁净钢的生产实践也逐步从普钢生产拓展至特钢生产,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张晓刚表示,当前,钢的洁净度水平已经成为评价一个钢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预见,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生产技术研发仍将是钢厂科技创新中一项具有普遍性、基础性、事关钢厂效率、质量、成本的共性关键技术。他希望各位冶金专家充分利用这一相互交流的平台,畅所欲言,深入探讨洁净钢生产技术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低成本、高效化生产洁净钢的实践经验,共同促进洁净钢生产的不断发展。同时也对鞍钢的洁净钢生产多提宝贵意见,鞍钢愿意与相关企业、机构以及国内外专家开展交流与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殷瑞钰在会上以《再论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平台集成技术》为题作了专题报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Rob Boom教授,日本北海道理工学院校长Mitsutaka HINO,韩国延世大学Dong Joon Min教授,鞍钢集团公司王晓峰博士,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总经理Masayuki Kawamoto,首钢国际工程技术公司韩丽敏,鞍钢集团公司徐延浩,宝钢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宗泽,台湾中钢林岩骞,东北大学罗志国、刘燕,加拿大多伦多大学YANG Yin-dong教授,日本东京大学Xu Gao,韩国浦项技术研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Hyun-Seo PARK等,分别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作了学术交流。
本届洁净钢生产技术国际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研讨时间里将安排27场专题报告,同时有60多篇学术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
首届洁净钢生产技术国际研讨会是于2008年9月份在鞍钢举行的。
合金槽钢,Q235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