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的表面质量要求比一般模具高,要达到精细的效果,需要在精加工后进行研磨、抛光加工。目前抛光的方法有机械法、化学法、电解法、超声波法、流体法及磁研磨法等。而抛光中,若采用不良材料或不适当的机械抛光法,就会出现“桔皮”、“针孔”(点蚀、微坑)缺陷。
1、桔皮
所谓桔皮是指不规则的粗糙表面,主要由于模具过热或抛光孤独(抛光压力过大、时间过长)引起表面微小塑性变形所致,并不一定是材料缺陷所致。一般较硬的材料能承受抛光的压力也较大,较软的材料易发生抛光过度,即易产生桔皮。对于预硬化的塑料模具,要求抛光性好,不易出现桔皮,硬度应高一些,为32-36HRC甚至更高,并要求表心组织差异小,表心硬度差小;而预硬化模块淬火后得到马氏体或粒状贝氏体,回火后对抛光性的影响一般不是很大。
2、针孔(点蚀、微坑)
针孔的产生与模具是否存在非金属夹杂物有关,通常硬而脆的氧化物在抛光过度(抛光压力过大、时间过长)时会脱落而形成微坑。另外,如材料疏松严重、型腔表面生锈、黑皮未清除彻底,抛光后也会出现针孔现象。因此为避免针孔缺陷,应选用纯净度较高、致密性好的材质。
对于上述如果抛光过度产生桔皮、针孔现象,可以补救。具体做法:
1、去除有缺陷的表面,采用比先前用的略粗一级的砂纸研磨。
2、低于原回火温度进行回火,然后采用比原先小的抛光压力及短的抛光时间重抛。(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