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酷的市场生存竞争压力下,让企业自觉控制产能、适时减产,真正靠产品的供需,去有效调控价格?这样的“道理”对钢铁行业真的不用罗嗦了。 因为,多年来钢铁行业并非发展方向不明,而在于没有谁去自觉行动。龙年钢市出路何在?还需钢铁企业和贸易商的自我救赎。 “过去十年的钢铁工业发展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增长在今后也将不再会出现。”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出席近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2年理事(扩大)会议时表示。 苏波指出,未来产需的不平衡将促进工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工业在“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就是转型升级,结构调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朱继民表示,2011年钢铁行业运行特点呈现了四方面特点:粗钢生产增速减缓,钢材出口呈持续下降态势;钢材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产品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出;企业融资困难,资金成本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明显下降。 朱继民对2012年国内市场粗钢需求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从国内外市场需求看,初步预计,在钢材进出口量折合成粗钢保持净出口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亿吨左右,增长4%左右。 亏损风险加大 朱继民说,房地产业受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去年投资增速一直呈回落态势,在政策没有调整的情况下,今年仍将延续去年的态势;机械行业去年前11个月产销增速逐月下降,预计今年增速仍将缓慢回落,但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汽车行业去年全年生产汽车1860万辆左右,增长率约为2%,预计今年产销量略有上升但增加不多;造船行业虽然去年造船完工量保持15.4%增长,但增幅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今年受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新承接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手持订单将持续萎缩;集装箱行业由于2010年下半年出口水平较高,去年出口增速呈逐月下降趋势,今年仍然可以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速放缓;铁路建设放缓趋势明显,今年全国铁路基建投资额为4000亿元,大大低于去年计划的7000亿元投资额。 朱继民在会上强调,2012年,钢铁生产企业微利或亏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从目前情况看,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可能低于去年,因此外需持续疲弱和内需增长放缓可能同时显现,这对钢材消费将带来较大的影响,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由于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利润增幅趋于走低,将影响投资合理增长,从而进一步制约钢材消费。 朱继民指出,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压力依然较大。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将持续存在;由于全球流动性仍比较充裕,面临输入性通胀因素不容低估;由于国家深化资源性产品改革,必然增加钢铁企业生产成本。 朱继民强调,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受成本升、需求减、融资难、融资贵等多重因素挤压,预计2012年整个钢铁行业将面临高成本、高库存、低售价的压力,行业利润仍将可能处于较低水平,钢铁生产企业微利或亏损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出口形势严峻 朱继民强调,今年钢铁出口形势会十分严峻,将可能面临出口量下降,成本升高,贸易摩擦增多等相互交织的多重困难。 朱继民指出,2011年我国出口增速由3月份的38.5%震荡回落到11月份的13.8%。钢材出口也表现同样的回落态势。最近欧洲钢铁联盟发布2012年欧盟钢的消费预测报告,钢的实际消费增长将由预计的6.1%大幅回落至2%,其中汽车部门用钢增长将由2011年预计增长10.3%回落到今年预计增长1.9%。由于市场需求不足,欧洲和日本钢铁企业已开始采取减产措施。 朱继民表示,2012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受发达经济体“高失业、高债务、低增长”的影响,今后一个时期,随着金融危机长期化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各种方式的保护主义还会愈演愈烈,这将严重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 矿价存下行空间 朱继民说,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减弱。2011年三季度,美国、欧元区经济分别预计增长2%和0.2%,均低于上年同期2.5%和0.4%的增速,新兴经济体的增速也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去年和今年世界经济分别增长2.8%和2.6%,比2010年低1.2个和1.4个百分点。实体经济发展缺乏有力支撑,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进一步制约消费和投资增长。虽然不排除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一定反弹的可能,但整体发展环境不会明显好转。 朱继民指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日趋恶化。目前集中表现为“两个扩散十一方面,从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另一方面,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今后一个时期主权债务问题呈蔓延之势,并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新的重大冲击。 朱继民强调,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震荡加剧。去年,国际市场大部分商品价格在波动中整体走高。未来一个时期,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再度趋向宽松、西方国家对汇率的干预持续加剧、国际投机资本炒作的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将可能高位波动,不仅成为干扰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也极大地增加了国际铁矿石贸易走势的不确定性。但受需求下降的影响,铁矿石价格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 相关报道: 宝钢定调钢价总体稳中趋降 年关时节,钢市愈发平淡。人们对钢铁行业后市的判断,基本上都是——悲观。钢铁龙头企业宝钢股份日前“抢发”2月份钢价政策,总体稳中下调。业内人士指出,宝钢选择今年出台2月钢价着实出乎意料,一般都会选择在每月中旬出台下一个月的价格政策。 有业内人士认为,宝钢的价格政策符合市场预期。在经历2011年10月的暴跌后,近两个月来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的监测显示,从2011年11月至今,国内钢材报价从4310元/吨反弹至4370元/吨,后有回落至4280元/吨,波幅非常有限。 宝钢2月碳钢板材期货价格政策,在1月的价格政策基础上,产品价格基本不变。热轧、酸洗产品维持不变。普冷产品的直属厂产品维持不变,梅钢产品在直属厂价格基础上优惠200元/吨。热镀锌、电镀锌、电工钢和厚板产品均维持不变。 有分析认为,宝钢各品种开出平盘直接反映出近期钢材市场疲软运行状态,因为需求一直理想,市场缺乏反弹动力,钢厂自然也无力提价。与此同时,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相对坚挺,生产成本压力较大,钢厂盈利十分困难,自然也无意再降价。业内人士预计,武钢、鞍钢等钢厂的2月价格政策也会陆续出台,预计可能稳中小涨。 疲软的钢市也降低了钢厂的预期。有消息称,武钢集团拟下调2012年全年经营计划:年销售额调至2300亿元,利润调至30亿元。与2011年超过35亿元的利润额相比,今年利润或出现负增长。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粗钢日均产量已从高峰时的近200万吨,回落至170万吨以下。在供给缩减基本到位的情况下,钢价底部空间基本可以得到确认。总的来说,在1月份有限的工作日里,基于资金相对宽松、供给压力不大和成本调整空间有限的因素,钢材市场总体将呈现稳定运行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我国钢价很可能出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主要品种年平均价格较去年低300元左右。 2011年9月份以后,国内钢材价格连续两波跌落,预计钢材市场最糟糕局面尚未到来,有可能出现第三波下跌后才能触底回升。多数观点认为,产能过度释放是此轮钢材价格跌落的主要因素。但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钢铁产能释放明显低于6年平均水平,并未出现异常情况。因此,有必要在供求关系之外,寻求更重要的原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与国内紧缩需求的调控政策使恐慌阴霾笼罩,是钢材价格过度下跌的主要因素。而从中国钢铁价格指数来看,截至2011年12月16日,国内钢材指数为120.8,相对于9月末下跌8.6%,而且“长强板弱”已经转为“长弱板更弱”。 另外,中国经济运行外部环境恶化趋势以及房地产低迷对内需冲击的不确定性,使得国家决策部门开始转向以往从紧的抑制需求政策。受此影响,一段时期内,市场仍将弱势运行,并且不排除欧债危机恶化与中国房地产市场跳水共同压迫钢材价格新一轮跌落的可能,达到或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从当前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来看,还是从2011年12月份钢厂价格的下调来看,目前钢厂面临的销售、库存等压力依然不小,未来钢材市场仍将弱势运行。 (吴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