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厚度超过20mm以上的大厚板焊接一般采用多丝埋弧焊、熔化极气保护焊、电渣焊等焊接方法,在焊接时要求开坡口并进行多层焊接。随着板厚的增加,焊接层数增加,使得在实际生产中增加了准备工序和焊接加工的时间,从而造成了生产效率下降和焊接成本增加,同时由于输入的线能量大,热影响区大,导致焊后变形大,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下降等。如今在造船、核电站、管道、航空航天等领域焊接中越来越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大功率激光焊接的发展能够很好满足这一要求。
与传统的电弧焊接相比,激光焊接有很大的优势。激光深熔焊模式下焊缝深宽比大,焊道数量少,总的热输入量少,可大大减少焊接变形。所以,用激光焊替代目前船舶制造中使用的传统焊接方法(主要是埋弧焊和活性气体保护焊),使得不开坡口进行单道焊接或大大减少焊接层数成为可能,这能较大提高焊接速度和焊接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减小焊接变形;同时由于焊接热源能量密度集中、线能量小、热影响区很窄,使得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优异。
实验用母材为板厚24mm的E3级船用钢板,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14C、0.3Si、1.36Mn、0.012P、0.0043S,其组织为块状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机械混合组织。焊接材科采用Φ1.2mm的JM56焊丝,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08C、0.6Si、1.13Mn、0.03P、0.035S。焊接试验采用德国Trumpf公司生产的CO2激光器,最大输出功率为15kW,激光波长10.6μm,焦距350mm。电弧焊机用KemppiPro增强型焊机,该焊机具有调节速度快、电弧平稳、低噪音等特点。
根据激光焊接特点,设计了24mm的船用厚板坡口,采用优化的焊接工艺,用5道焊接实现了24mm的船用厚板激光焊接,其中第1道为纯激光焊接,第2~5道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获得的焊缝通过宏观截面检测,存在少量的分散气孔,没有裂纹,能够满足船用技术要求。纯激光焊的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和上贝氏体的混合组织;激光-MIG复合焊的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多道焊接时道次之间存在影响,焊缝重叠区域的组织主要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焊缝的热影响区的粗晶区组织主要为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细晶区的组织主要为均匀细小的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织。沿焊缝中心线从上到下硬度的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硬度值从母材逐渐增大,在热影响区的细晶区达到最大,在焊缝区又降低,出现一个近似的平台区。焊接接头硬度最大值为370HV左右,小于380HV,满足使用要求。(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