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技艺在新型钛金材组件和工效的制约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3700
核心提示: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采用经二次真空自耗熔炼的铸锭,其化学成分符合GB/T3620.1的要求。/(+)转变温度(T

实验材料及方法实验采用经二次真空自耗熔炼的铸锭,其化学成分符合GB/T3620.1的要求。

α/(α+β)转变温度(T转)为990 ̄1000℃。合金在β相区开坯,在β相区和α相区经多火次锻至φ120mm,最后再分别采用T转+30℃和T转-20℃2种温度,一火次锻到φ100,φ85,φ70,φ60mm4种规格。最后一火次锻造工艺方案见表1。然后在棒材上截取试样,试样经800℃,1hAC处理,随后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并测试纵向室温力学性能。

结果与分析锻造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1是规格为φ70mm,最后一火次变形率为66%的棒材在不同温度锻造的显微组织,由图可见,最后一火次在970℃的α相区变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α组织,在1020℃的β相区变形得到的组织以粗大的片状α组织为主。其它规格的组织形貌与同温度锻造的φ70mm的相同,只是组织的粗细略有差异。

表2给出了不同锻造工艺下TA5合金室温力学性能数据。由表2可见,在α相区的成品锻造抗拉强度Rm、屈服强度RP0.2和伸长率A与在β单相区锻造的水平相当,断面收缩率Z略高,但冲击韧度aK明显低于β单相区锻造的水平,aK的最大降幅达32.3J/cm2。

变形量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图2是β相区锻造时不同变形率下TA5合金的显微组织。由图可见,α片的尺寸随变形率增加发生了显著变化,α片的厚度逐渐变小,长度也变短,且初生α相由无变有,由少逐渐增多。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变形量增加,变形道次增多,终锻温度由β相区降至T转以下所致。正是由于初生α相的出现和增加,才导致断面收缩率稍有提高。

给出了不同温度锻造时变形率对TA5合金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由图3a可见,在α相区锻造的合金,其强度、伸长率受变形率影响不大,冲击韧性aK随变形率增大先增后减;由图3b可看出,在β相区锻造的合金,强度变化不明显,当变形率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断面收缩率略有增加,冲击韧性aK随变形率增大呈曲线波动,先增后减,但始终高于α相区的水平。这是由于β相区锻造的组织为片层状结构,α相区变形得到的组织为等轴α组织,片层状α结构中晶粒呈交错编织状排列,裂纹启动后,裂纹扩展方向改变明显且频繁,裂纹需要克服较大的阻碍才能够扩展的缘故。特别说明,图3中横坐标所表示的变形率不是按等距离标示的,其曲线是为了形象地表示材料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

结论(1)锻造工艺对TA5合金的拉伸性能影响不明显。(2)TA5钛合金在α相区的锻造组织为α等轴组织,β相区的锻造组织为α片层组织。(3)锻造温度对冲击韧性aK影响较大,成品锻造在β相区变形的aK均高于α相区的水平。

(钢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