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对新型节镍奥氏体无磁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1220
核心提示: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对无磁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无磁钢。目前国内某厂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对无磁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开发了各种类型的无磁钢。目前国内某厂生产的连铸无磁夹送辊用无磁钢牌号为GH2132(0Cr15Ni25Ti2Mo2AlVB),存在强度不够高,使用寿命低并且生产成本过高的弊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现在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节镍无磁钢。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和热处理,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其性能达到连铸无磁夹送辊用无磁钢力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要求。该钢通过加入锰和氮来代替大部分镍,与GH2132钢相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试验用新型节镍奥氏体无磁钢采用真空感应熔炼炉和压力电渣重熔方式冶炼,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0.3~0.4C,18~20Mn,6~8Cr,1.5~2.5Ni,0.2~0.4N,0.08~0.1Nb,0.08Ti,0.4~0.8V,余Fe。锻造过程中缓慢加热,加热温度为1150~1200℃,保温30min,开锻温度为1200℃,终锻温度不低于900℃,锻造比为4。从锻坯上取样进行热处理,热处理设备为电阻炉,最高加热温度为1300℃;然后分别在1000、1050、1100、1150、1200℃进行固溶处理,时间为1h,水冷;再在700、750℃进行时效处理,时间分别为2、4、6、8、10、12、14、16、18h,水冷。

  金相试样尺寸为10mm×10mm×10mm;磁导率测试试样尺寸为5mm×5mm×2mm;拉伸试样的直径为5mm,标距为25mm。金相试样经机械打磨和抛光后,用10g高氯化铁、30mL盐酸和120mL水配成的溶液进行腐蚀,利用ZEISSAX10型光学显微镜(OM)观察显微组织;用LDJ9600型振动样品磁强计测磁导率;拉伸试验参照GB/T228-2002在室温下进行。

  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150℃×1h固溶+750℃×4h时效处理后,该钢中的析出相细小弥散,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磁导率,其屈服强度为637MPa,抗拉强度为1134MPa,伸长率为36.8%,磁导率为1.254×10-6H·m-1。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