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氏体不锈钢凝固组织中残留铁素体特征研究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2480
核心提示:  连铸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时,在铸坯的表面经常会产生凹陷和裂纹等缺陷。如果在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过程

  连铸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时,在铸坯的表面经常会产生凹陷和裂纹等缺陷。如果在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过程中没有一定含量的残留铁素体,不锈钢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将会产生热脆现象。当含有过量残留铁素体的不锈钢钢板在400~900℃长时间使用时,残留的铁素体将会分解成脆性的σ相,严重破坏其使用性能。因此在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过程中,控制残留铁素体的形貌、组成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

  北科大学者采用化学侵蚀、彩色金相和电子探针(EPMA)等方法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连铸方坯凝固组织及其残留铁素体的形貌、化学组成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DICTRA软件对铁素体向奥氏体的扩散转变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AISI304不锈钢铸坯表层树枝晶区的二次枝晶间距为12~20μm,富Cr贫Ni的残留铁素体呈骨骼状分布;铸坯中心等轴晶区的残留铁素体为蠕虫状分布,中心等轴晶区的残留铁素体富Cr贫Ni的同时富Si贫Mn,且其富Cr贫Ni的程度比柱状晶区的残留铁素体轻。钢液成分和先析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转变时间、距离是影响残留铁素体化学组成的主要因素。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