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浚源谋效益 攀西钢钒追求极致深挖潜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4260
核心提示:“形势不好,就要比以前干得更多,干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早日渡过难关”。“市场对产品质量性能要求越来
    “形势不好,就要比以前干得更多,干得更好,只有这样才能早日渡过难关”。“市场对产品质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在控制事故、保证质量,在稳产的基础上实现降成本”。“节约要从一滴水、一度电做起”……
  近日,笔者在攀钢西昌钢钒公司炼钢厂看到,尽管生产任务不够饱满,但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未减、热情未退。在危机时刻,他们负重自强,用全部的智慧、最大的努力挖掘潜力、激发潜能,全力穿越“钢铁寒冬”。
  始终绷紧降本弦
  该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的精神和安排,掀起“努力实现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为主题的形势任务教育高潮,将市场成本压力逐级传递,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以鞍钢鲅鱼圈钢铁分公司模拟市场化运营为“蓝本”,层层工序倒推成本,用市场价格来衡量各工序经营业绩;实行厂领导基层联系制度,深入作业区、班组与职工“零距离”沟通,剖析形势,结合岗位实际情况共同寻找降成本潜力,制定降成本措施。
  该厂党委开展“完成降本目标,我们该怎么办”群众性大讨论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创先争优开展“我是党员我带头,降本增效做贡献”
  主题竞赛实践活动。如今,不管是在转炉炉前,还是在连铸浇钢平台,“降成本”、“降本增效”、“对标挖潜”已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降本增效已经成为炼钢厂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工作的关键词和主题词,干部职工的思想上始终绷紧降成本这根弦,牢固树立成本是企业生命的意识,努力将降成本培养成一种全员的自觉行为和习惯行为。
  脱硫提钒作业区职工从废钢中捡回热轧板切头、切尾,自制成用来扒脱硫渣的扒渣板,与外购扒渣板使用周期相当,全年可节约成本约92万元;在炼钢转炉平台,合金工每次加完合金后,都会仔细回收地上散落的合金,做到“颗粒归仓”;在连铸浇钢,操作工将烧氧引流用剩下的吹氧管做成渣钩、连接件挂钩、渣扒等工具,降低吹氧管消耗……
  强化管理降成本
  他们抓住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契机,对照攀钢钒炼钢厂、鞍钢鲅鱼圈等同行先进指标,从钢铁料、合金、辅料、耐材以及燃料动力费用、设备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标挖潜,对存在的差距、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了可比指标进入同行前列的对标挖潜目标。
  该厂确立了13个厂级和39个作业区级的对标指标,将可以量化的单耗指标予以分解,构建起“厂部—作业区(室)—倒班作业区—班组”的全覆盖目标成本保障体系;建立“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例会制度,严格按照“重点指标每日对标,其它指标按月比对”开展工作,坚持做到“日有跟踪、周有小结、月有分析”;坚持常规分析和专题分析相结合的成本分析制度,在做好月度成本分析的同时,针对各工序中出现工艺改进、指标优化、重大异常等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加强成本管控的针对性。
  同时,强化稳定均衡生产是最大的降成本理念,深入推进“一罐制”生产组织,着力完善两座高炉投产后及事故状态下相对应的保产预案及生产组织;每月将生产、质量、成本总结材料下发到班组组织学习,明确各个工序的职责和当前重点工作,针对改钢、L4计划未兑现等情况,按照“首问制”原则组织召开分析会,落实责任、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脱硫提钒、炼钢精炼、连铸等各工序严格执行工艺纪律,确保生产“稳定、均衡、经济、高效”运行。据统计,1~7月累计生产钢66.37万吨,精钒渣2.75万吨,均超过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
  另外,强化全流程物流管控,成立了“短流程工艺优化”小组,以铁水进厂为起点,到对应的钢水开浇结束,建立全流程物流计划模型,形成全流程的火车时刻表。加强辅流程生产组织比例,不断改善脱硫渣态,降低铁损;狠抓铸机节奏合格率,钢水上大包回转台的成分、温度、时间“三率”合格率,钢包运行合格率,低硫铁水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物流时间。7月份全厂物流时间比6月份缩短了24.67分钟,据测算,物流时间缩短1分钟,仅减少热能损失一项就达0.8℃,创效十分可观。
  强化科技降成本
  该厂开展了镁脱硫及扒渣工艺技术研究、废旧金属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科技降成本项目,取得积极效果。其中镁脱硫及扒渣工艺技术研究,将喷枪寿命从平均135分钟提高到了470分钟以上。该厂还安排13名技术人员到攀钢钒炼钢厂对口科室及作业区“取经”,找出差距和潜力。
  钢铁料消耗占炼钢总成本约80%,是降成本的重中之重。他们通过加强进厂铁水的监控、及时掌控铁水质量状况;加强脱硫扒渣操作,减少脱硫喷溅,降低扒渣铁损;提高铸机单中包连浇炉数,降低连铸工序损耗;做好渣罐带铁、带钢监控等,全方位、全流程加强钢铁料消耗控制,钢铁料消耗已连续6个月降低,创下了1127千克/吨钢的新低。

  相关报道
  攀钢工程软件业务跨入百强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2年(第11届)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攀钢工程公司名列第89位。显示该公司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创新获得市场肯定,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通过强化产品研发,加大自主平台产品开发,积极组织应用软件模块成果,提高软件产品复用度,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守志表示。日前,该公司总包承建的攀钢西昌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信息化工程全线告捷。攀钢西昌钢钒公司实现了管控一体、产销衔接、三流同步,体现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准时化生产管理理念,实现了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
  攀钢钒公司整体产销系统建设及炼钢、热轧、冷轧MES建设,攀成钢公司340连轧管厂L2系统,攀成伊红公司ERP系统,邢台钢厂炼钢总厂MES总包,攀长特公司生产管理系统……该公司软件业务发展取得的成果清单可以列出一长串,也表明该公司具备了承担冶金行业全流程电气自动化工程、信息化工程的总包能力,并拓展至电力、化工、水泥、通讯、建筑等行业,能够承担特大型工业企业从L0级到L4级计算机系统咨询、设计与集成。
  (周军 张瑜 张列)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