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仲明,在境外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9月2日逝世。 谭仲明接手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集团)12年时间,中材集团由一个由多家企业重组而成、历史负担沉重、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明确发展战略的企业集团,迅速跃上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谭仲明2000年10月就任中材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主持集团全面工作。2001年,中材集团制定了“五大创新”、“五大目标”战略和目标体系,逐步启动了第一轮资产重组。2003年,中材集团确定了“科技型、产业型、国际型”的企业定位。2006~2007年,中材集团实施了第二轮资产重组推动主业上市。2009年,中材集团实施董事会试点,逐步建立、完善了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2011年以来,中材集团确定了培育“创新型、国际型、价值型”企业和发展高成长型、高回报型、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战略定位,开启了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新征程。 其中,中材集团通过第一轮资产重组,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根据技术产业链的内在规律,组建了中国中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并于2004年4月、2006年11月,分别将中材国际、中材科技在国内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确立了中材集团在国内乃至全球材料技术装备工程领域和材料制造领域的地位和实力。 目前,中材国际已经成为全球水泥装备制造与工程领域内,产业链最完整、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其在水泥技术装备工程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已从几乎为“零”发展到2011年的40%,连续五年稳居全球第一。 在第二轮资产重组中,中材集团以玻纤、陶瓷等新材料制造业、非金属材料技术装备与工程业、水泥制造业等资产,联合中国信达、泰山投资、北京金隅等公司,发起创立了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顺利实现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对接,为中材集团创建大型国际化中央企业的目标奠定的坚实基础。 两轮资产重组中,中材集团通过国有资产划拨、资本市场运作等渠道,成功控股多家公司,使中材集团成为拥有一个香港上市公司、六个国内上市公司的企业集团。 近12年时间里,是中材集团奠定产业基础的关键期,也是中材集团稳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 2011年,中材集团总资产近911.8亿元、实现年营业收入600.1亿元、赢利55.3亿元,成为集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水泥和新材料等三大板块的大型企业集团。中材集团从2001年以来至今,总资产、年营业收入和年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5倍、34倍和125倍,营业收入增长了29倍,利润总额增长了56倍,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企业500强。 此次,谭仲明参加的是在法国摩纳哥中材股份开展的全球路演活动,按照中材股份的计划是在9月15日结束。由于谭仲明心脏病突发辞世,上述活动不得不提前结束。 “尽管一把手的突然辞世对企业或多或少会有些影响,但中材集团的战略发展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建材行业分析师表示。不同于民营企业一把手突然辞世带来的混乱,但中央企业的发展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的主导下进行。 业界人士透露,中材集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管理模式,企业的战略发展会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由于年龄因素,按照原先的计划,谭仲明将于明年卸任中材集团董事长一职。 中材股份近日公告称,现阶段公司董事会主席职权由董事会副主席于世良履行,各项经营和管理活动一切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