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获批的辽河油田研究院《杜66块火驱方案》再建火驱井组223个,标志着辽河油田向国内最大火驱生产基地又迈进一步。 火驱是稠油开发最给力的“杀手锏”。辽河油田三分之二的产量规模被稠油瓜分。目前已进入吞吐后期的这个老油田,要实现千万吨持续稳产十年,转换开发方式是必答题。近年来,辽河油田蒸汽驱、SAGD技术已成为稠油产能的重要接替方式,但因其对油藏条件要求高,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专家介绍,火驱室内实验最高采收率可达80%,同等条件下,热能损耗仅占蒸汽驱的25%。按照目前的筛选标准,辽河油田适合火驱开发的稠油单元共有23个,覆盖地质储量3.57亿吨。辽河油田规划,到“十二五”末,常规火驱年产油达到32.7万吨,届时,辽河油田将建成国内最大火驱生产基地。 据了解,作为中国石油的重大试验项目,辽河油田相继在杜66块、高3-6-18块等区块成功开展了火驱先导试验,初步形成了辽河特色的火驱技术框架,完成了火驱室内物理模拟技术、油藏工程设计技术、点火技术等十项关键配套技术。 研究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杜66块火驱方案》将在主体部位上层系再部署火驱井组141个,下层系部署火驱井组82个,东部小断块部署火驱行列井网7个井组。预计可提高采收率19.4%,累计产油可达580万吨。 (郑水平 张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