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或小幅增加 2013年粗钢预产7.46亿吨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9460
核心提示:山钢集团济钢铁合金厂增加职工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废旧阀门的修复工作,先后引进开发了先进的CAD设计及C
需求或小幅增加  2013年粗钢预产7.46亿吨
     山钢集团济钢铁合金厂增加职工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废旧阀门的修复工作,先后引进开发了先进的CAD设计及CAM等辅助生产管理、产品制造软件系统,保证了调节阀维修质量;并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偏心蝶阀密封面修复技术、定位器检测调试试验台维修工艺,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与发明创造专利,摆脱了依赖国外进口阀门备件的垄断,使维修费用大幅降低。今年该厂共维修阀门580余台,节省资金440万元。图为职工在检测修复的调节阀门。                                                (游建平摄)

  “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到7.16亿吨,同比增长4.5%。预计2013年粗钢产量为7.46亿吨,同比增长4.2%。”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及下游行业发展情况,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近日在京发布了2013中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2012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机械、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增速放缓,造船和集装箱等行业出现负增长,我国钢材消费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幅明显下滑。2013年除造船行业发展呈下降趋势、集装箱和家电行业维持2012年发展水平外,其他行业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钢材需求量将会继续小幅增加。

  经济将保持回升态势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在走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和国家信息中心后,综合各种预测得出的判断。预计2012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将在前三季度逐季回落的基础上实现回升,全年增速有望达7.8%。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预期明显,但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调研分析,2013年我国经济面临诸多因素影响,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随着今年我国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政策的微调力度,9月份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加快趋势,特别是政府换届后将出台新思路、新举措,2013年将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将出现加快趋势。
  二是国内消费有望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增幅高于GDP增速,特别是十八大后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方案,为消费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扩大消费。
  三是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评估年,按照以往规律,每五年规划的评估年投资增速较快。
  四是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有望加快,2010年我国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政策实施细则有望在2013年发布,届时随着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民间投资增速将加快。
  五是当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高将带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
  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现阶段我国很多产业面临产能过剩、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企业亏损导致自有资金不足,对未来投资信心不足。
  二是我国面临结构调整的长期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国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和环保成本上升,制造业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而且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对我国的产业升级形成压力。
  三是国际环境未见明显好转,外需拉动有限。欧债危机短期内难见根本好转,日本受人口老龄化、债务危机和国际争端等不利影响,经济将有所放缓。美国经济虽将保持温和增长但面临“财政悬崖”问题,新兴市场对外依赖性强且回升动力不足。
  综合来看,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预计,2013年我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触底回升态势,总体将略好于2012年,预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8%,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0%。

  下游行业需求冷热不均
  2012年,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机械、家电等钢铁下游行业发展增速放缓,造船和集装箱等行业出现负增长,我国钢材消费量虽有所增加,但增幅明显下降。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认为,2013年,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但难见明显好转,除造船行业发展呈下降趋势、集装箱和家电行业维持2012年发展水平外,其他行业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因此钢材需求量将会继续小幅增加。
  建筑行业:2012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与去年基本持平,煤矿产量创历史新高,煤炭投资规模保持在高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预计2012年建筑行业钢材消费量3.5亿吨,同比增长4.2%。2013年,受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明显高于竣工面积,在建规模仍然维持在历史高水平的影响下,房地产开发投资仍保持在两位数增长,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其中铁路基建投资增速较大,矿山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预测2013年建筑行业钢材需求量3.65亿吨,同比增长4.3%。
  机械行业:2012年,机械行业发展增速同比明显下降,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回落,与民生、消费关系密切的农机、仪器仪表等子行业形势相对较好,与基础设施和能源建设紧密相关的工程机械、载重汽车、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等子行业则普遍比较困难,预计2012年钢材消费量1.25亿吨,同比增长5.9%。2013年,市场需求低迷的局面不会出现根本扭转,机械行业仍将延续今年的低速运行态势。在国内需求减弱,订单增幅下降,出口受全球经济影响的情况下,预测2013年机械行业全年产销增速略低于2012年,钢材需求量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钢材需求量1.31亿吨,同比增长4.8%。
  汽车行业:2012年,汽车行业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预计全年汽车产量为1925万辆,同比增长4.5%,钢材消费量为4180万吨,同比增长4.5%。与2012年相比,2013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逐步消失,在刚性消费需求的支撑下,产量增速将比2012年小幅提高,达到7%,全年产量达到2060万辆,钢材需求量为4420万吨,同比增长5.7%。
  能源行业:2012年,电工行业总产值增速11%左右,远低于前几年30%的高增速;石油产量保持稳定,天然气产量实现较快增长,预计钢材消费量2980万吨,同比增长2.1%。2013年,电工行业仍将保持11%左右的增速,电网工程投资有望实现较快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仍处于稳步增长期,2013年天然气产量将实现较快增长,石油天然气开采投资将保持增长,中缅油气管道、西气东输三线、中卫-贵阳、中亚管道C线等管道工程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其相关支线工程也将陆续展开,带动管线钢消费的增长,预测2013年钢材需求量3050万吨,同比增长2.3%。
  造船行业:受全球海运市场低迷的影响,2012年我国船舶出口出现下滑,三大造船指标同比大幅下降,预计造船完工量58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4.3%;造船行业钢材消费量1600万吨,同比下降27.3%。2013年,国际航运市场需求依然低迷,新增造船需求大幅减少,全年承接订单继续下降至3000万~4000万载重吨,预计造船完工量500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8%;手持订单量进一步下降,预测2013年造船行业钢材需求量1350万吨,同比下降15.6%。
  家电行业:2012年,家电行业受房地产和政策等因素影响,主要白色家电产品产量与2011年相当,钢材消费量为920万吨,与2011年持平。201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家电主要产品总产量在刚性需求的支撑下将继续维持高位,预测与2012年持平,钢材需求量保持2012年水平。
  轨道交通行业:2012年下半年,在稳增长的带动下,铁路行业加快发展,2012年铁路投资计划一再调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保持在历史高位,铁路客车、货车产量小幅增长,预计2012年铁道行业钢材消费量430万吨,同比增长7.5%。2013年,预测铁路投资规模将略高于2012年,轨道交通在建里程将保持在2000公里水平,铁路客车、货车产量维持2012年水平,铁道行业钢材需求量470万吨,同比增长9.3%。
  集装箱行业: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货物贸易量增幅有所下降,预计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放缓至5%,预计2012年集装箱产量为250万TEU,消费钢材360万吨;2013年,全球经贸形势将依然严峻,国际货物贸易量同比将基本持平,难以有效带动我国集装箱出口需求,集装箱产量及钢材需求量维持2012年水平。

  主动适应下游产业发展需求
  2012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形势急剧变化,受到经济增速下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产量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同期均呈现下滑态势,特别是在市场需求严重萎缩的影响下,钢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下滑,钢铁行业整体陷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亏损状态。
  2013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欧债危机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美国财政悬崖对未来经济复苏的冲击尚不可预期,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下滑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在外部经济环境未明显好转的情况下,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也难言乐观,投资增长继续放缓、制造业需求恢复缓慢,透支消费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渐显现,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对钢铁行业的转型发展产生制约。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强调指出,当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面临供大于求、同质无序竞争、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应主动适应下游产业发展需求,转变发展思路,改变过去追求规模和产量的观念,有效控制产量,避免盲目无序竞争,更加注重品种、质量、效益和服务;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大力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研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强、耐蚀、耐磨、耐高温高压等特性钢材品种,并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实现绿色发展;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与下游行业有效衔接,进一步开拓钢材市场;加大降本增效力度,尽快扭转效益下滑的严峻局面。

    ■相关报道
    未来海外权益铁矿石目标3亿吨

  铁矿石长期依赖进口,一直是困扰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根本矛盾之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3年我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显示,预计2012年我国消费铁矿石成品矿约10.67亿吨,同比增长4.6%;2013年铁矿石成品矿需求量将达到11.1亿吨,同比增长4.0%。进口铁矿石需求量将维持在60%以上的水平,而这一趋势短期内或难以改变。
  对外依存度将长期维持60%以上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长期保持在60%以上。”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指出,铁矿石依赖进口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打破,而目前国内矿山还面临着税负过重的压力。
  李新创表示,“国内铁矿石企业税负在25%以上,超过了其他行业的水平,而国外矿山的税负通常不到10%。过高的税负在抬高国内矿成本的同时,也间接推高了国际矿价格。因此,给国内矿山公平的税负十分必要。”
  高成本矿山不应阻碍“走出去”
  近期,全球铁矿石价格走低引发中国海外投资铁矿石资源的重估。李新创表示,成本高于100美元的矿山将倒闭,但高成本矿山不应影响我国整体海外资源投资战略。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全球海运铁矿石市场价格已从去年最高180美元/吨左右,最低跌至两个月前不到90美元/吨。在全球铁矿石多元化供给局面下,业内已对因需求放缓导致铁矿石价格未来将逐步走低的判断形成共识。
  目前,矿价下跌让金融危机后大举进行海外资源扩张的中资企业陷入两难境地。澳大利亚矿业协会称,约2460亿澳元的矿业投资风险正在增加,这些项目近半数已被搁置或可能被推迟。目前的铁矿开采项目成本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比沿海矿山的耗资成本高75%,这些项目中很多是中资项目。
  李新创称,海外资源投资风险本身很大,包括政治、环境、劳工等风险。有国内企业盲目投资扩产,个别矿山设计产能1000万吨,却扩至3000万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提升,引发投资风险。
  据介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正在南美对一座铁矿进行可行性研究,预计吨矿成本在30多美元。“中国很多海外铁矿石项目吨矿成本仅在40~50美元左右,不应因个别高成本矿山的失败案例印象我国整体海外资源投资战略。”李新创说。
  李新创强调,由于印度、伊朗等国家以及非洲、东南亚等地区对于钢铁和矿石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从而支撑全球铁矿石需求。近年来,中国已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付3000亿美元。中国未来10年铁矿石进口将维持在7、8亿吨的水平,应实现海外权益矿在3亿吨左右,而目前权益矿仅占10%。
  支持铁矿石向期货发展趋势
  李新创还表示,铁矿石金融属性的问题复杂而有争议。“铁矿石取货在所难免,而非简单反对、抵触能改变这种趋势的。全球的铁矿石消费在中国,别人做我们不做,对我们不利。”
  他表示,对待铁矿石期货应该适应、研究和学习,并且有效运用,促进铁矿石价格更加合理。认为如何做好铁矿石期货,防止对钢铁行业不利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
  但他也承认,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比如目前国资委对于国有企业做掉期和期货仍有限制,以及中国人喜爱投机的习惯。
  李表示,由于三大铁矿的前五位股东都是金融巨头,因此不研究如何利用金融工具保护自己不行,但是也不能光期望做金融期货就能改变供给。                                               (陈祎淼)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