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钢股份引导员工技术创新向纵深推进,在鼓励员工申报专利的同时,更注重其内涵和含金量。今年1~10月,宝钢股份发明专利申请受理达436项,平均每个工作日达到两项。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46%,创历史新高。在申报的专利中,有74%已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近年来,宝钢股份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引擎。在严峻市场形势下,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科研投入提升20%,并聚集科研力量,组建金苹果团队、领域性大项目团队及其他各种科技团队,形成了强劲创新发明势头。同时,宝钢股份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评价和激励的导向作用,注重创新的内涵,突出发明专利在评价中的权重,并激励对公司经营贡献突出的发明人,提高了公司的专利质量,提升了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的贡献。此外,宝钢股份科技发展部开展全方位贴身服务,支撑金苹果研发团队等核心队伍创新工作。今年不仅为金苹果团队开展了如何及时保护项目研发成果、专利最佳保护模式、撰写专利文件要点等具有针对性的讲座,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跟踪创新团队研发成果,关注从专利申报到专利授权每一个环节。 长效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良好创新氛围形成和研发投入加大,进一步推动了宝钢股份各层面技术创新工作,并收到良好成效。五个金苹果团队成立三年,产生了100多项发明专利,申请国外专利近10项。直属厂部和各子公司间形成了你追我赶势头,并提升了技术创新的内涵。直属厂部前10月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了今年全年的目标申请总数。 在追求创新内涵、鼓励发明专利申请的同时,宝钢股份更注重专利的实际应用。在今年申请的发明专利中,大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如《一种超高强度抗挤毁石油套管管柱及其制造方法》针对中原油田工况条件,发明了一种屈服强度在1180兆帕以上的超高强度石油套管用钢以及抗挤毁石油套管管柱及其制造方法。采用该方法制造的产品在中原油田使用,各项技术性能均满足用户要求,并具有在盐岩层、泥岩层、盐膏层区块的不同油田推广应用价值。《一种汽车摩擦片用冷轧钢板的生产方法》打破了国外少数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实现对汽车摩擦片用冷轧钢板的低成本工业化批量制造,为企业创利逾千万元。针对卷形质量和表面质量,宝钢股份热轧厂开发了《卷取机夹送辊压力的控制方法》、《热轧卷取机夹送辊控制方法》两项发明专利,在2050热轧的卷取机组得到成功应用,并向八一钢铁热轧厂推广使用,取得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热轧带钢的卷形、表面和板形质量和夹送辊使用寿命。(严伟明) 相关报道 宝钢自主集成环保技术走出国门 宝钢自主集成的烟气脱硫环保技术及装置成功在日本本土企业投用,不仅顺利通过了日本环境厅的严格检测,还创造了有效脱硫率大于99%的业绩。在顺利完成合同约定所有事项之后,宝钢还应日本企业要求,为其工艺参数调整提供技术咨询。近日,宝钢工程技术集团工程技术事业部将相关建议发给太平工业株式会社后,在日本业界引起了良好反响。 宝钢工程脱硫技术项目考虑日本多地震、用地紧张等特定条件,专门设计了高宽度特殊比例、适用现场条件的针对性方案。设计团队根据日本的相关规定,对烟气脱硫装置进行了改进。同时,采购团队组织的所有零部件供应商及制造人员,全部通过太平工业株式会社的质量考核。在日本环保验收期间,宝钢工程员工通过来往电邮以及赶赴现场参与调试等形式,帮助业主排除问题,使项目顺利通过了日本严格的环境检测与设备验收。 据日本环境厅的一份报告显示,本套烟气脱硫装置排气出口的二氧化硫浓度小于1PPM。这意味着,宝钢工程为太平工业株式会社EP方式提供的烟气脱硫装置及技术的脱硫效果,已超过了99%,高于合同规定的90%的脱硫率。 (严伟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