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主办的2012年材料测试服务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日在京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检测服务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和热点,检测机构和仪器设备厂商要抓住政策新环境下的新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材料测试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在论坛上表示,新材料产业发展将催生材料测试新型服务业。新材料标准工作量大,新标准数量种类繁杂,对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的需求迫切,同时也为测试作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材料测试会从单体的、作坊式的检验检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材料测试对新材料产业起重要支撑作用,材料测试还将对新材料产业起先导和催化作用。 北京材料分析联盟秘书长肖谰主持发布了《2012材料测试服务业研究报告》,提出联盟成员总体收入已由2003年的几千万元发展到2012年的17.7亿元,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北京测试服务业形成总体服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报告预计,2013年中国材料测试潜在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1247亿元,比2012年增长8%。报告预测建筑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钢铁材料、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检测和其他新材料测试服务的潜在市场为337亿元、151亿元、106亿元、57亿元和204亿元。 针对进出口贸易材料测试市场规模,报告则预计,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材料测试市场需求增长15%,将达到674亿元。 报告同时指出,市场需求还没能真正转化为国内测试机构的市场收入。目前,材料测试市场需求规模巨大,但国内测试机构真实获得的市场收入相对较小。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国内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未充分利用检测手段;二是进口贸易中尤其是进口贸易,外资在国外的机构分担了大量的检测需求;三是企业第一方检测分担了部分检测需求。(陈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