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合金铸钢件补焊工艺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24280
核心提示:低合金铸钢是指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铸钢,具有较大的冲击韧性、较好的使用性能,广泛应用于火车铁道、工程

低合金铸钢是指合金元素总量小于5%的铸钢,具有较大的冲击韧性、较好的使用性能,广泛应用于火车铁道、工程机械、汽车、船舶等工业。这类合金在焊接时易产生裂纹,需要注意,合理的补焊工艺对其性能十分重要,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缺陷的清理

对于铸钢件缺陷的修补,可使用碳弧气刨清除缺陷。同时对补焊区及周围20mm范围内的粘砂、氧化皮、铁锈、油、水分等污物清理干净,并将补焊区打磨成圆弧面,以便补焊。

2、焊条

焊条用F5105。焊前进行350℃烘干并保温1h。烘干后的焊条存放在保温筒内随用随取,不得使用未经烘干的焊条。

3、焊前预热

预热温度控制:对碳单量不超过0.44%的铸钢件,预热温度为120-200℃;对于碳当量超过0.44%的铸钢件,预热温度不得低于200℃。

4、焊接参数

焊条直径4mm,焊接电流90-240A,电压25-30V,焊接速度4-20cm/min。

5、操作要点

补焊尽可能在平焊位置进行焊接;焊接时焊条的摆动幅度小于所用焊条直径的3倍;修补完毕后,将焊接表面打磨光滑,表面尺寸应满足图样要求。

6、焊后热处理

铸钢件补焊后的消除应力热处理为:热处理温度为550-650℃。对于补焊区相对较小,且铸钢处于机加工的最后阶段,可采用局部消除应力热处理方法,即在补焊的所有面里,焊接区及其周围100mm的范围内加热温度不低于600℃,在隔热区与非隔热区之间温度差不超过300℃。每25mm的焊接深度,保温时间不小于10min,并采取缓冷处理。

7、检验

补焊后,对补焊区及其周围50mm范围内进行磁性检验,均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实践证明,低合金铸钢采用上述的焊条电弧焊补焊工艺,可达到质量要求。(紫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