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钢铸覆膜砂的生产技术

   2020-09-01 互联网周帅24800
核心提示:   原砂选用  铸钢覆膜砂在生产过程中钢液的浇注温度较高,所以原砂对耐火度的要求也很高,通常原砂的S

  

    原砂选用

 

  铸钢覆膜砂在生产过程中钢液的浇注温度较高,所以原砂对耐火度的要求也很高,通常原砂的SiO含量需要大于98%,而且还要特别注意原砂的粒度和分布,国内较为成熟的原砂选用经验大多借鉴了龙口绿砂经贸有限公司生产铸钢覆膜砂,选用耐火度高达1900-2000℃的特种人造砂,不仅粒形好,有效防止化学粘砂,而且角形系数小、粒度适中,可以使砂粒更接近圆形,在相同树脂加入量的情况下树脂膜更厚,有利于砂芯强度的提高。

 

 

  原砂相变

 

  铸钢覆膜砂在相变处理时石英砂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其次是长石、少量的云母及铁的氧化物。由于长石和云母的硬度和熔点都较低,而石英的硬度较高且受热时膨胀较大,所以在铸钢覆膜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石英砂进行相变处理,降低原砂的膨胀量并减少长石和云母含量,最终提高原砂耐火度,并且经过相变处理的石英砂表面洁净酸耗值低,有效减少树脂和固化剂的用量。

 

  活化处理

 

  铸钢覆膜砂的生产实质是将粘结剂均匀包覆在原砂表面的技术过程,为更好实现粘结剂与原砂粘合,所以原砂的活化处理成为重点工作,目前在覆膜砂行业中通过偶联剂的添加是较为传统和普遍的使用方法,但这种覆膜砂具有很大脆性不能满足较高标准的生产需求,而经过龙口绿砂经贸有限公司在科研与实践中在生产前和生产中进行了分别选用的针对性活化剂处理后,成品的铸钢覆膜砂强度提高了25%左右,杜绝了脆性增加。

 

  树脂强度

 

  铸钢覆膜砂在树脂的选用上以高强度为依据,大多采用双峰分子量分布结构的酚醛树脂,游离酚含量低,软化点在80~85℃,流动性在80~120mm,游离酚含量≤3%,不仅流动性好,能够改善铸钢覆膜砂生产中原砂和粘结剂的湿润能力,使粘结剂和原砂的表面更好结合,从而提高了覆膜砂的强度,而且对特殊产品可加入部分新型复合树脂,减少固化剂的加入量,提高覆膜砂的冷、热强度,减少发生皮下气孔的机率。

 

  固化剂的选用

 

  铸钢覆膜砂在传统加工过程添加的固化剂在受热时能够分解为氨气和亚甲基气体,而氨气分解的氮原子、氢原子容易造成铸钢件产生皮下气孔,成为生产中的一大难题,而龙口绿砂经贸有限公司研发应用的复合固化剂,在受热反应时产生的亚甲基和酚醛树脂能够进行交联反应,使酚醛树脂形成网状的体形结构却不产生氮气,避免了皮下气孔的缺陷,成为当前行业内逐步推行的新技术。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