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卢刚
轴承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件。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卢刚在接受金属加工在线记者采访时谈到,我国轴承行业现状是轴承生产企业数量多且分散,仅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轴承厂家就多达1400余家,而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不到10家。2011年我国轴承全行业销售额超1500亿元,却没有一家产值超100亿元的轴承生产企业,也就是说,最大的轴承集团所占市场份额不超过7%,产业集中度相当低,不利于我国轴承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全国轴承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应加快轴承行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卢刚告诉金属加工在线记者,重点措施包括:
第一,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兼并、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整合优质资源。鼓励企业进行有利于技术互补、产品互补、市场互补、地域互补的兼并重组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增强资本实力。形成以一批大集团、“小巨人”企业主导轴承市场的产业格局。近年来人本集团和天马控股集团的发展证明企业间优势重组有助于产业升级。
第二,培育产业集群。支持地方政府和地方行业协会培育瓦房店、洛阳、长三角、浙江和聊城等地区的轴承产业集群,推动轴承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一方面轴承产业集聚地区应加强园区建设,吸引优势企业进入;另一方面应避开与其他产业集聚地区的同质化恶性竞争,在细分市场中依靠特色产品提高竞争力。
第三,加强技术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工艺装备是技术改造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轴承工艺装备在自主研发和引进吸收方面均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改变了2000年以前工艺装备水平与国外差距明显的状况,部分国产设备打入了国外市场,甚至出口至发达国家。但还有很多先进设备(如高速镦锻机、关键工序数控磨床等)和普通装备的关键部位(如控制系统)还依赖于进口,技改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