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体经济遭受危机的2009年,德国机床行业也困难重重,客户需求大幅下降,新增订单大大缩水,产能利用率直线下降。进入2010年,机床行业重新恢复活力,行业利润季度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下半年有些月份增速甚至达到三位数,全年订单增幅85%;机床、附件和服务行业的产量也逐步复苏,全年产值达到99亿欧元;出口增长1%,达到61亿欧元,对亚洲出口大幅增加;国内需求依旧疲软,进口下降7%,为28亿欧元。
图1 2002~2011年德国机床新增订单3个月平均同比情况
2010年12月,德国机床就业人数为63800人,同比下降3%;产能利用达到86%。订单存货从2009年的5.5个月增至2010年的将近8个月。
图2 2002~2011年德国机床产能利用率和订单存货情况
2011年,德国机床新增订单继续大幅增加,同比增长45%,达到167亿欧元,超过最高纪录的2007年。但从季度情况看,需求比2010年有所减少:2011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30%,二季度增长83%,上半年增幅为100%,三季度增幅降至29%,四季度同比下降6%。
其中国外订单112亿欧元,比2007年多接近20亿欧元;国内需求为55亿欧元,与2007年相差很多。
表1 德国机床主要数据(十亿欧元,%)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09/08 |
2010/09 |
2011/10 |
机床总产值 |
12.6 |
14.2 |
10.2 |
9.9 |
13.1 |
-28 |
-3 |
33 |
切削机床 |
7.1 |
8.2 |
5.6 |
5.1 |
7.1 |
-31 |
-10 |
41 |
成形机床 |
2.4 |
2.5 |
2.1 |
2.1 |
2.6 |
-15 |
-2 |
23 |
附件 |
2.3 |
2.5 |
1.6 |
1.9 |
2.4 |
-36 |
14 |
27 |
组装及维修 |
0.9 |
0.9 |
0.8 |
0.9 |
1.1 |
-15 |
10 |
21 |
新增订单 |
16.0 |
13.7 |
6.2 |
11.5 |
16.7 |
-55 |
85 |
45 |
国内 |
6.7 |
5.6 |
2.2 |
3.8 |
5.5 |
-61 |
75 |
46 |
国外 |
9.3 |
8.1 |
4.1 |
7.7 |
11.2 |
-50 |
90 |
45 |
不包含组装、维修 |
||||||||
产值 |
11.8 |
13.3 |
9.4 |
9.0 |
12.1 |
-29 |
-4 |
34 |
出口 |
7.8 |
8.2 |
6.0 |
6.1 |
7.9 |
-26 |
1 |
31 |
进口 |
3.3 |
3.7 |
2.1 |
2.0 |
2.8 |
-43 |
-7 |
42 |
国内消耗 |
7.4 |
8.8 |
5.5 |
4.9 |
6.9 |
-37 |
-10 |
41 |
出口率(%) |
65.9 |
61.9 |
64.3 |
67.5 |
66.0 |
|
|
|
进口率(%) |
45.4 |
42.4 |
38.7 |
40.4 |
40.7 |
|
|
|
就业(人) |
66369 |
70839 |
69614 |
64108 |
65877 |
-1.7 |
-7.9 |
2.8 |
产能利用率 |
93.6 |
94.7 |
72.6 |
75.4 |
93.8 |
|
|
|
订单存货(月) |
7.5 |
8.7 |
6.2 |
7.1 |
9.3 |
|
|
|
从订单的经济区域来看,尽管欧洲需求大幅增长43%,但其占海外订单的比例(38%)被亚洲超过(46%),美国需求增长44%,占比达到15.6%。中国的需求最大,已超过美洲成为德国机床最大出口国,亚洲的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台湾对德国机床的需求也很大。法国、意大利和英国这些欧洲传统进口商的需求也出现一定增长,但欧洲增幅更多来自俄罗斯、乌克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汽车行业。美国和墨西哥以及巴西和阿根廷的国际汽车行业也拉动了进口德国机床需求。
在企业产能利用充分背景下,2011年,机床产值达到131亿欧元,机械加工本身增幅就达到35%,但比2008年还是有8%的降幅,主要来自切削机床。这是因为切削机床与经济景气密切相关,而以大型冲压机床为主的成形机床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项目运行时间长,订单转化为生产和销售需要一定的时间,常常跨年。成形机床2010年产值就已经超过上年水平,这也限制了2011年的增幅。
2011年四季度机床出口增长放缓,但仍实现20%的增幅,全年增长31%,达到79亿欧元,接近2008年水平。出口驱动力来自美洲业务57%和亚洲29%的增幅。尽管欧洲市场也增长25%,但在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2010年的45%降至43%;而亚洲占比则升至41%;美洲占比从12%增至近15%。对中国出口增长34%,占出口总量的29%,成为德国机床第一大出口市场,美国位居第二,增幅66%,占比9%。对俄罗斯出口尽管增幅比2010年有所下降,仍达到11%的增幅,对欧洲传统客户瑞士、法国和意大利的出口也继续增加。
由于全球通用机床行业供货时间缩短,这也是高负荷德国机床行业订单丢失的主要原因,2011年,德国进口机床增长42%,达到28亿欧元(不包括服务),国内消耗达到69亿欧元。从欧洲竞争对手进口的比例从近72%降至68%,从亚洲进口比例则从22%增至26%。从瑞士进口(占比32%)、意大利(占比约为8%)、捷克和波兰(占比合计7%)的机床主要来自德国企业当地子公司。从日本进口供货时间短的通用机床增幅从2010年的12%增至55%,占进口总量的13%。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基础机床通过再出口贸易形式增长52%,比2010年80%的增幅略有回落,占比达到12%。
对于2012年,德国机床制造企业非常自信:新增订单上半年有所回落,下半年则开始调整;机床生产则相反,上半年继续增长,下半年将出现个位数的降幅。国外订单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尤其是亚洲比重继续增加,预计2012年订单略降5%。超过9个月的订单存货将为2012年的过渡奠定基础。预计机床产量将增长5%。下属行业订单情况各不相同,通用机床订单将实现5%的增幅,客户定制专业设备比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