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模具产业革命六大指引方向分析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2120
核心提示: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社会上尤其是工业部门,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讨论已逐渐形成热潮。有关讨论中关于产
    近年特别是今年以来,社会上尤其是工业部门,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讨论已逐渐形成热潮。有关讨论中关于产业革命的阶段划分比较倾向的意见是以生产方式的改变来划分,这有别于过去的以新兴技术的兴起进行划分。当然,生产方式与新兴技术之间是有很大关联性的,只不过是由于标志与标准不一,因而划分的时间段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按生产方式来划分,那么第一次产业革命应该以18世纪英国纺织业机器化代替手工作业,工厂开始诞生为标志。第二次产业革命应以20世纪美国实行汽车装配式的大生产,先进生产线开始出现为标志。进入21世纪之后,以数字化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为主要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已悄然兴起,人工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以及适应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大规模定制和小型企业的发展将成为新的工业生产方式逐步兴起。前不久美国提出的制造业回归和再工业化战略是针对第三次工业革命而推出的部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系列规划以及有关的改革和配套措施也与第三次产业革命有相当大的关联性。

    “第一次和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清朝的闭关锁国的时期和清王朝被推翻政权更迭时局动荡时期,因此错过了发展而使国运渐衰,经济渐趋落后。”国际模具协会、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秘书长罗百辉表示,现在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已初现端倪,中国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模具产业群将致力推进第三次产业革命。目前,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有很大差距,但加速推进产业化并使我国模具产业由大到强的发展道路已比较明确,虽然发展道路漫长,但前景十分美好。

    1、以数字化信息化引领发展

    模具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主要包括数字化设计制造、柔性自动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等。国际模具协会、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秘书长罗百辉表示,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模具行业不但已离不开数字化信息化,而且今后的发展还有赖于数字化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发展。现在数字化信息化在模具行业的应用已可以显著缩短模具的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以及改善服务,今后模具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模具行业的水平提升也必将有赖于数字化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目前,CAD/CAM技术已经普及,CAE、CAPP、ERP、PLM等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它们正在向着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已开始在模具企业出现,并且已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仿真虚拟技术也已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并且必将会进一步发展。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模具行业高可靠性、智能化、自动化、高效高精等多种相关技术也必将随之不断发展,数字化企业也会应运而生。因此,积极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开拓创新,引领发展,必将成为模具行业由大变强的必经之路。模具加工过程高度柔性化、复合化、精益化、高效化和制造及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模具企业两化融合的重点。这些都应该首先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发展智能模具为智能制造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业要走智能化道路,到2015年,我国智能装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将超过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国际模具协会、中国制造业冠军联盟秘书长罗百辉认为,要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其中必须要发展许多关键基础件,这就对智能模具提出了要求,同时也预示着智能模具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现在已经能够生产的智能模具的智能化水平还比较低,大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最终将会发展成为具有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功能的具有高度智能化水平的智能成形装备。就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智能模具主要包括能按设定的要求对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模具和能自动检测内部零部件损耗程度或成形件合格程度并进行控制的模具,也可以将进行智能化设计或智能化制造的模具列入其中。发展智能模具不但要发展上述模具,还应发展为各种智能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其他高水平模具,并不断扩展模具的用途和功能,提高其附加值和可靠性。由于我国智能模具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从加强基础理论、理念和技术研究入手,对相关的新工艺、关键技术以及智能制造和他们之间的关联匹配进行深入的研讨、研发和创新。由此,模具行业将迎来新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和一大批“高、精、特、新”企业的诞生。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