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及2013年运营形势分析

   2020-09-01 互联网中国铸造网12680
核心提示:  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金属加工杂志社、北京国机展览中心联合主

  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金属加工杂志社、北京国机展览中心联合主办、江西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承办、金属加工在线网络报道的“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江西赣州隆重举行,会议得到了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江西省工信委、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及工信委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

  工信部王建宇处长在主题报告《创新驱动,攻坚克难,加速推进机床工具业由大变强》中指出,在刚刚结束的十八大上,将人民的福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出了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这要求我们行业、企业发展有新的定位,不仅仅要求发展速度提升,更重要的是以不牺牲劳动者福利为前提提升行业的发展质量。而其中的关键则是生产效率的快速提高,需要我们装备工业,特别是机床工具行业,提供新的支点。在这种前提之下,我们研讨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的发展大计,意义非同寻常。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

  近期,2014年数控专项项目建议征集工作正在着手组织开展,希望对于企业而言,要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好这个平台,构建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创新系统,我们的很多机床企业已经实现了从资金积累到技术积累的跨越,而下一步应该走向创新发展,我们必须对机床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详见《金属加工(冷加工)》2013年第1期报道或金属加工在线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专题)。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

  杨学桐执行副会长介绍了《当前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及行业状况分析》,当前机械工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内外矛盾重叠交集,挑战非常严峻。种种现象表明,“十五”、“十一五”那样的高速增长期已然过去,机械工业正在转入明显减速但却更加追求质量的平稳发展期,预计明年机械工业仍将继续经受转型的考验。机械工业的增长速度目前是否已基本探底尚难明确,今后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仍存在,但形势在逐步趋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已转向保增长,较乐观地预计到四季度末行业经济开始温和回升,全年有望呈现“前期下滑寻底、后期低位趋稳或略有回升”的格局。预测2012年全年,行业产销增速预计在10%左右;利润增幅预计在3%左右;出口增长预计在15%左右(详见《金属加工(冷加工)》2013年第1期报道或金属加工在线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专题)。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

  郑国伟委员则从进出口的角度同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机床工具行业如何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据海关统计, 机床工具行业2012年1~9月进出口213.85亿美元,比2011年1~9月下降0.24%。其中进口151.18亿美元,同比下降5.96%;出口62.66亿美元,同比增长16.94%。进出口逆差88.52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逆差107.18亿美元,减少18.66亿美元。面对当前形势,郑国伟认为,当前开拓国际市场要特别关注六个问题并采取措施:①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加快转型升级。②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大力提高创新能力。③多元化地开拓市场,扩大向发展中国家出口。④把握俄罗斯入世机遇,努力扩大出口。⑤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跨国公司的成长和发展。⑥努力规避汇率风险(详见《金属加工(冷加工)》2013年第1期报道或金属加工在线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专题)。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

  吕江林教授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了对机床工具业的影响及对策。吕教授认为,外需萎缩、内需不振、传统发展轨道已走不通是目前机床工具行业面临的三大影响,为此,企业要在满足这“三化”中找到市场细分与规模经济的均衡点:一是需求多样化,意味企业对需求的把握要尽可能全面;二是需求时尚化,意味企业对需求的把握要尽量与时俱进;三是需求个性化,意味企业对需求的把握要尽量满足不同特色。我国将切实打造一个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一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密切相关的五大要素,即:科技园区、科技中介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人才和法治环境,如此,则对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形成非常好的创新环境。未来20年左右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起舞,我们的企业创新便有了大舞台。

  郝明总裁在《走“专、特、精”发展道路,与客户共同成长》的报告中认为,机床企业走“专、特、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推动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的有效道路,也是符合机床工具行业特性——适应用户千变万化需求,组织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近年来不仅机床行业领军企业在发挥“专、特、精”优势推动行业变强,做出了很多贡献,而且规模不大但同样具有“专、特、精”优势的中小型机床行业企业,也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

  这是市场的需求,是用户的需求,也是行业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走“专、特、精”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机床企业要紧盯市场,紧盯用户,通过自主创新去努力研发不同行业广大用户在转型升级中急需的专门化机床工具产品,从而全面提升企业自身的素质,不但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减少了进口,开拓了市场,而且机床工具企业还能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栗延文社长在致辞中介绍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将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并指出要“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同样也为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希望,中国机床工具企业积极行动起来,紧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积极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经营能力;通过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运行的效率和质量,做精做强做大核心业务,成为具有创新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伟大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的陈琛代表石勇所长做了《装备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及趋势》的报告,介绍了未来30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个30年”,是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将形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多种先进制造业互相支撑的产业新格局。

更多详情请查看金属加工在线专题报道: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运营形势研讨会专题

第25届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发展论坛暨2013年机床工具产业运营形势研讨会专题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