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加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相结合,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并将促进安全生产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任务。与我国机床行业当前急需通过对数量庞大的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相契合。解决数控化程度较低,人员伤害事故频发,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数控化改造工程可形成数千亿元的工业增加值。我国有各类普通机床400多万台,其中有1/4的机床是超过30年役龄的,这些机床(100多万台)已无改造价值,需淘汰更新;剩余3/4(300多万台)可进行数控化改造。根据以往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经验,一般中小机床的改造费用在3~10万元之间,平均改造费用约6万元/台。因数控系统技术的成熟和生产数量提升,成本还在下降,增加安全要求后,改造成本应不会增加。如对400多万台普通机床实施改造和更新,可形成约2000亿元的改造需求和约1500亿元的更新需求(更新费用约为15万元/台),对保持经济增长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数控化改造减少成本,降低资源浪费。普通机床数控化改造与购置新机床相比,一般可以节省60%~80%的费用,特别是大型、特殊机床尤其明显。一般大型机床改造,只需新机床购置费用的1/3,如对全部400多万台普通机床进行更新(更新费用约为15万元/台),大约需要6000亿元的费用,与数控化改造相比增加了约2500亿元。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数控化改造还可以节省因全部更新而造成的约500万吨钢铁消耗以及相应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数控化改造提高机床加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床安全水平,减少事故损失;而且普通机床完成数控化改造后,可大幅提高机床的加工效率和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原来一台机床需要一个人控制,改造后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控2~3台机床,减少了操作人员的配置;通过加装防护隔离门和安全联锁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使其机床运动、运转部件与操作人员实现安全有效隔离,降低了操作者接触危险部位的可能性;操作系统和操作界面越来越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对操作者自身能力的要求逐步降低,可有效减少操作者的失误率,减少因失误产生的事故。机床经数控化改造后,安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事故率显着降低,将带来巨大的安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