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进口多晶硅双反初裁出炉在即 中国企业谋复产

   2020-09-01 互联网李棋14670
核心提示:  据中国铸造网了解,从去年我国八成多晶硅企业停产,到我国四大企业发起对欧美韩多晶硅启动双反程序。此

  据中国铸造网了解,从去年我国八成多晶硅企业停产,到我国四大企业发起对欧美韩多晶硅启动双反程序。此前多晶硅双反初裁预计将于今年4月出炉,彼时洛阳中硅、赛维LDK、四川瑞能等多家大型多晶硅厂商均在谋划在4月底复产,而这些企业的国内规模都在3000吨以上。

  不过,随着多晶硅初裁的推迟,国内多晶硅企业复产进展被同步推延。5月1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我国对欧美韩多晶硅双反将在6月公布。

  第一季多晶硅产量不足万吨

  “我们听到的消息是6月3日左右公布。”中部一位多晶硅高管透露,初步方案中,对欧美韩将会征收超过40%以上的惩罚性关税。此中,来自美国的进口多晶硅给予的惩罚性关税税率最高,而韩国最低。

  2012年国内多晶硅市场需求总量约14.5万吨。此中,进口多晶硅为8.28万吨,较2011年的6.46万吨增长28%,总价值超过21亿美元。受欧美韩三地多晶硅巨头低价进口倾销影响,2012年国内多晶硅产量为6.3万吨,较2011年的8.4万吨下滑23.8%。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网站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多晶硅产量不足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滑50%以上。目前,国内能够维持生产的多晶硅企业仅有4家,不足10%,实际开工率不足25%。

  记者获悉,以2012年年中作为节点,彼时四川瑞能、永祥、天威、乐电天威、新光硅业、东气峨半、昆明冶研、亚洲硅业、潞安等在内的多晶硅企业均已停产,协成硅业、宁夏硅业相继续资不抵债而进入破产程序。

  洛阳中硅副总经理严大洲表示,商务部原定的初裁公布日期在4月,如今被推迟两月,多晶硅企业的复产计划不得不同样放至到6月份。

  复产的前兆

  赛维LDK总裁兼CEO佟兴雪表示,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将会带动下游的价格随着上涨。近日赛维LDK制定了一个1200人的招聘计划,被认为是复产的前兆。

  目前欧洲方面出口国为德国,而2012年德美韩三国占据中国多晶硅进口的87.6%,这也意味着高额的关税将把德美韩挡在中国市场之外,其间真空将由国内企业填补。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已由2012年12月底的11.5万元/吨上涨至2013年3月的14.26万元/吨,涨幅达24%。

  作为世界和中国第一的多晶硅巨头,保利协鑫一季度多晶硅产量8653吨,占据国内86%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市场价格已经由2012年12月底的11万元/吨升至目前的13.7万元/吨。”保利协鑫旗下中能硅业副总经理吕锦标对记者表示,未来硅烷流化床量产后多晶硅进入10美元成本时代。

  南玻A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南玻6000吨的多晶硅冷氢化改造已完成,“我们的成本是在18美元/公斤以下,而目前市场售价是21美元/公斤左右”。

  在吕锦标看来,由于火电成本及电耗等方面的限制,能够复产的企业一般产能都在6000吨/年以上,如此复产才有竞争优势,而这部分产能的复产足以满足国内下游电池及组件企业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多晶硅产业应该有起色。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