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逆势扩张 静等下轮经济复苏

   2020-09-01 互联网李棋12530
核心提示:  经过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如今整体汽车行业需求开始进入萎缩期,但是各大车企仿佛没看到汽车行

  经过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期,如今整体汽车行业需求开始进入萎缩期,但是各大车企仿佛没看到汽车行业的低潮,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逆势扩张,其战略目标也是瞄向未来经济复苏时的汽车需求量,先把产能提上来,然后静等下轮经济复苏,期望新一轮的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近日,上海大众已相继对外公布了第七工厂和第八工厂的投建情况,据悉,大众汽车计划到2018年前在全球兴建10座工厂,其中7座位于中国,长沙工厂即为其中之一。其实,在中国市场的迅猛扩张并非只是大众一家。东风日产、东风悦达起亚先后宣布大连工厂、盐城第三工厂奠基;丰田也明确表示将继续在中国开设新厂。对于各车企大兴跑马圈地之风,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原因在于中国市场需求未来潜力很大,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行业里的共识,在经济低迷时扩建产能,以备经济复苏时出现的强大需求,宁可“有车无市”,也不能坐以待毙等到“有市无车”。

  然而,一边是车企疯狂扩张产能,一边是车市压力陡增,库存增加。据悉,到2015年,国内六大整车制造商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总产销目标将超过2800万辆,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六大自主品牌总产销目标也将达到1200万辆。加起来4000万辆的年销量超过现在市场销量的两倍还多。

  据毕马威发布的《2012年全球汽车业高管人员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汽车闲置产能高达600万辆,已相当于德国汽车市场两倍的规模,预计到2016年,闲置产能还将上升至900万辆。眼下各大车企的疯狂扩张,已让产能过剩的警钟提前敲响。

  工信部部长苗圩曾经表示,如果产能过剩是“适当的过剩”,政府应该容忍,甚至乐见其成。只有适度过剩,才能有企业竞争。如果都是短缺,企业就没有动力。如果一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或者70%,就值得警惕,因为这会引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对不同行业而言,当产能利用率低于某个值的时候,就值得警惕。

  中国经济的发展虽然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无限可能性,但是车企在逆势扩张的时候,还是要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努力提供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在产能方面做好准备,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也要充分做好准备,才能在经济复苏的时候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营业执照  |  粤ICP备1805979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