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铸造网了解,机床作为一个能长期使用的高性能高价产品,其功能性当然重要,但是,对于购买机床,尤其是高端机床的行业企业来说,机床的可靠性更加重要。当今智能、绿色等等确实都是机床的发展趋势,但是可靠性才是目前我国机床工具行业急需提升的迫切问题。
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研究所所长张根保教授说,我国机床产品的可靠性指标MTBF普遍在500小时左右,有些企业甚至不到300小时,与国外机床一般在1200小时的差距巨大,何以让人用着放心。的确对于中高档动辄百万元以上,要用十年以上的产品而言,可靠性是购买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买机床不是就买它的功能以及成效,如果仅仅短时间能达到指标参数又怎么能放心长期使用。
张根保曾想牵头将某企业机床应用到一汽车制造企业发动机生产线,然而用户却很“坦诚”告知,他不敢冒这个险,因为一旦出故障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整个生产线就会被迫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不难理解的是,他的担心还有另一方面,那就是虽然采购成本是压下来了,但由于国产机床成线应用较少,一旦出了纰漏他就会为当初的“果敢”而承担责任,而应用进口的这方面的风险则少了很多。
可靠性低的原因有很多,但张根保认为,意识不到位是首要的。虽然相关规定及厂内说的比较多,但实际上,只要可靠性与生产、销售发生冲突,牺牲的永远是前者。
当然可靠性是制造出来的,因此他藏匿在这个研发生产环节,能省则省的行事作风是其大敌。
“可靠性需要做大量笨、细工作,这要跟上当前社会的节奏确实很难。但这又是一个不得不做、迎难而上的工作。”张根保说。
我国在高端机床行业的突破乏力,很大程度就是可靠性无法保证。一方面是技术方面,很多核心配件的研发工作还是没有跟上,另一方就是服务意识,没有为客户设计一整套解决方案的意识。与国外机床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