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故事 我知道,我还算幸运的。对很多人而言,命运更加坎坷。
难道他们真的会根据答题分数考核你的性格是不是符合应聘标准?总觉得这种所谓的心理测评其实很难真的准确考量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吧?
(作者需要系统学习下心理测量的知识 这话说得太挫了)
"他们一开始就只想要名校的毕业生,而怎么能够体面而低调的把那些非名校的孩子们给过滤掉呢?这种模棱两可的心理题的确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没有说你不好不强,只是你不适合。"
(这里我要赞一下作者的智商 不过这里同样存在"可得性偏差")
"我个人更倾向于就事论事,用事实说话、但是好像同组的其他同学大部分都赞同直接套模型,所以最后我还是妥协了,但是也导致参与的程度不那么充分。"
("从众"啊 勒庞最先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不管你学识有多高有多优秀 在一群人中间 起决定作用的很多时候不是你的智慧而是你要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