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将发表特别致辞,向外界阐述创新中国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今晨,世界经济论坛首席经济学家玛格丽塔接受《法制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中国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中上升了一位,位列28位。未来中国仍可以在一些领域进一步改善,例如创新。中国在创新方面虽还不是全球领先者,但已经是强者。
德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托马斯·海贝勒称,基于中国政府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在中国看不见任何危机。
发力 经济创新性增长 “软件”领域要开掘
《法制晚报》:要成为领跑者,中国未来创新在哪些领域发力?
玛格丽塔:中国在创新方面是强者,但还不是全球领先者。要达到领先,中国应在加强企业管理上做得更好。
在改革方面,中国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使得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经济增长得如此强劲。我相信,中国现在步入的“轨道”能够帮助自身保持可持续增长。除了能够使得国家很好运转的“硬件”,比如公路、铁路、和通讯网络外,中国还应该关注“软件”领域,那就是教育和培训系统的建立,鼓励企业家进行创新。这对中国不断朝着创新性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法制晚报》:能预言未来最能创造价值的领域吗?
玛格丽塔:创新是实现价值的一种途径,创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前沿科技、新的教学方法、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我们定义了五大我们认为最能够创造价值的方面,那就是神经科学、纳米技术、能源、机器人技术和数据。在本次论坛中,将就这些方面与嘉宾共同讨论,开拓思路。
“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于2007年开始在中国举办。因其与每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相辅相成,被誉为“夏季达沃斯论坛”。
2014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暨第八届新领军者年会于9月10日至12日在梅江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推动创新 创造价值”。届时将有来自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成长型公司和世界500强公司的CEO、全球青年领袖等代表出席。
改革
发展前景乐观
“在中国看不见危机”
《法制晚报》:中国近一年的改革成绩怎么样?
托马斯: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打出具体的分数并不科学。但是可以看到,中国此次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中国新领导层的执政理念,以及向外界展示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法制晚报》:看到了哪些改革成果?
托马斯:在3月份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中国的GDP增长将维持在7.5%左右。这一相对来说较低的增长速度是受中国经济持续重组,以及发展模式转变影响的结果。
今年年初,很多金融专家都担忧中国可能面临经济危机和经济的硬着陆。但是,国际货币组织七月中旬的报告显示,中国近期发展展现出一个较为乐观的前景。基于中国政府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以及能够处理危机事务的金融资源把控,在中国看不见任何危机。
此外,另一个关键变化是中国的金融系统。2014年年底,为了减轻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10个省市城市允许发行债券。为了打击影子银行,市场的同业拆借行为也进一步得到了限制。这些都是改革的实际实施。
《法制晚报》:改革是长期的,中国的改革之路还将面临哪些转变?
托马斯:我认为,中国已经提出了一大部分重要的改革因素。目前来看,最重要方面仍然将是削减公共债务,改革信贷和税务系统,开放商品、货币和资本市场,以及推动创新和富有的中产阶级发展壮大等。
展望 应对状况能力强 中国变“成功发展典范”
《法制晚报》: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如何?
托马斯:全世界依然在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因为其关乎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尽管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风险,不过我坚信,拥有强有力领导层的中国,能够克服所有困难。
中国有着应对各种状况的“稳定能力”,包括指导和引导经济,确保中国的政策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我45年来对中国内外发展的观察,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十分乐观。
《法制晚报》: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经历了什么变化?
托马斯:如今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在国家发展上,中国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中国大量降低了本国国民的贫困,遵循的是依据中国自身实际情况摸索出来的发展道路。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已经从外界眼中“贫穷孤立、改革性计划经济体”发展为“一个成功发展国家的政府”,成了全球经济的“领跑者”。